top of page
69E68987-B957-4298-A1A4-47D43C8629B7_edited.jpg

paSta'ay舊祭場

根據史料,位於五峰的paSta'ay祭場共有七處。我們陸續走訪了兩個舊祭場和現址。祭場的位置也是朱家(titiyon)氏族的居住區域。祭場的移動,也代表著氏族的遷移。在五峰,祭場周圍除了朱家,也相連著趙家、夏家。而隨著發現舊祭場,我們也聽到更多關於過去的人事物長輩說。

takraw舊祭場

日本殖民時期的第五處 paSta’ay 舊祭場。

現今的 paSta’ay為兩年一小祭、十年一大祭。老人家說,更久以前 paSta’ay 在各個小部落都有舉行。以前鶯歌、香山、南寮,北埔內坪等都有祭場。祭場會隨著朱姓主祭的遷移而變動。

paSta'ay 以前是每年一 次,據說長達7 天、從早到晚(註:現有文獻中,日本政府曾拍攝過早上的 paSta'ay)後來日本政府一度想要禁止祭典的舉辦。直到總頭目家族協調過後,每年一祭改為兩年一次,每次 5 天,也改為晚上進行。

R0000782_0_0_edited.jpg

SamSama:an舊祭場

paSta'ay 的第六個舊祭場。

祭典開始籌備期間,苗栗南庄、獅潭那邊的族人翻山越嶺 一路走來,徒步至少 4-5 個小時,在這路途中也需要先備好食物或就地找野果和狩獵充飢。國民政府時期,有越來越多遊客慕名而來,當時此處的路非常難走,交通不便,也造成祭典工作上的困擾。因而在民國 68 年後,移往現在的祭場。

Snapshot_7_edited.jpg
IMG_2058_edited.jpg

SamSama:an舊祭場距離趙二家族現居地走路約5至10分鐘。祭場旁的住戶必定是朱家。
聽耆老說,tawtawazay 是被指定管理paSta'ay祭場,以及過去打仗時負責率領各姓氏的的家族。至今paSta'ay要進行前,仍由趙家頭目提醒朱家開始籌備祭典。相傳這是祖先分配的工作,必須遵守。
趙家不只管理 paSta’ay祭場,也帶領族人去打獵、出兵打仗。負責帶火生火,讓賽夏族得以生活(火)、延續生命,也有傳承的意思。目前趙家仍負責 tinato’祭典的舉辦。

'al'alak kano' pinanra:anan

​族語、地方與身體

​製作單位

策畫製作 江政樺
田調訪談 趙芯蒂 夏慧凌

平面攝影 郭卉伶 趙芯蒂 ​​

​創作暨合作單位

駐村創作  李杰 羅媛
影像拍攝  隅島映像製作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楊程皓 紀建廷​​

協辦單位  五峰鄉公所

補助機關

​文化部
原住民村落文化發展計畫

© 2024 by Pali' Media Co..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

bottom of page